谘詢熱線:
023-6520-8676
生產廠址:重慶市大足區高新技術產業園
公司地址:重慶市九龍坡區二郎火炬大道99號千葉中央街區1號樓7-7
聯係電話:023-65208676全麵落實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主要任務
(1)規範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收集和貯存。學校應當遵循有害廢棄物中其他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和單獨投放的原則,建立健全學校生活垃圾分類台賬製度,記錄生活垃圾的種類、數量和去向,並與收運單位做好交接、登記和統計工作。要加強與當地收運係統和回收係統的協調溝通,積極協調督促收運單位按照協議及時收集相應的垃圾,尤其是易腐垃圾,做到“日產Nissin”。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鼓勵有條件的學校探索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學校生活垃圾分類服務。
(二)大力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應高度重視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逐步建立包括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教育在內的生態文明教育長效機製。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成長規律,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融入教材,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要大力培育青年生態文明實踐學生社團或誌願者團隊,充分調動廣大青年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效果顯著的生活垃圾分類綜合實踐活動。要采取多種講故事、遊戲、知識競賽等活動形式,利用掛圖、黑板報、宣傳窗口、校園網站等宣傳陣地,開展多種多樣的生活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在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引入教材和課堂的基礎上,每所學校每學年至少組織一次以生態文明教育和生活垃圾分類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努力提高廣大青年學生的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環境保護意識,使學生養成勤儉節約、減少浪費的行為習慣, 低碳環保,形成教育學生、影響家庭、帶動社區、引領全社會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科學研究。地方教育部門要加大科研投入,積極支持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研究項目。高校要充分發揮傳統科研和社會服務優勢,大力開展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研究,推進餐廚垃圾處理等技術創新,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提高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能力和生活垃圾回收率,努力為社會提供可借鑒和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實用技術。
(四)進一步做好實驗室垃圾和其他垃圾的處置工作。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應加強教學和實驗廢棄物的分類,特別是含有有毒有害成分的廢棄物。要嚴格區分教學和實驗中產生的普通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對於普通垃圾,學校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盡可能使垃圾資源化;對於有毒有害廢物,特別是實驗室危險廢物,要堅持安全紅線,專人管理,重點監控,定期檢查,建立實驗室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包括廢物的類型、數量、流向、儲存和處置等信息。必須對實驗室危險廢物的來源進行分類,設置臨時貯存場所,並規範分類收集、運輸、貯存、移交的相關要求